- · 外国中小学教育版面费是[06/01]
- · 《外国中小学教育》投稿[06/01]
虎年,A股怎么走?(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Omicron很可能让欧美国家绝大部分人都对新冠产生某种意义上的免疫:或者是因为疫苗,或者是因为感染。 我国对疫情动态清零的策
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Omicron很可能让欧美国家绝大部分人都对新冠产生某种意义上的免疫:或者是因为疫苗,或者是因为感染。
我国对疫情动态清零的策略使中国在世界上成为新冠感染率最低的主要国家,但同时这种政策也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尤其体现在交通、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业上。
Omicron的极高传染性无疑对这种政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二,国际高通胀风险。
在供给端,疫情严重冲击了全球供应链。
截至2021年三季度,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投资活动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大宗商品的生产和服务贸易额也没有完全恢复,只有商品贸易额已经基本达到疫情前规模,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恢复较好,北美、欧盟、南美、非洲等地区仍低于2019年水平。
在需求端,为对抗疫情,欧美国家出台了极为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目前欧美的通胀水平回到了四十年来的高点,这给各国央行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可能提前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短期内总需求必然承压。
第三,审慎偏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在过去两年整个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和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中国都是以稳见长。
尤其在2021年,中国整体债务对GDP的比率基本没有变化。这在全球范围内是非常保守的做法。
2021年,欧美日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美日欧央行的资产规模已经远远超出金融危机时期,如果计算2019年末至2021年11月各国广义货币增量占GDP的比重,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都提高了20个百分点以上,日本和德国分别提高了18个和11个百分点,而我国只提高了7个百分点。
第四,房地产政策的调整。
2021年可谓近些年来对房地产调控最为严厉的一年。
本着“房住不炒”的原则,监管层在2020年8月推出了“三条红线”政策控制房地产公司的短期和长期杠杆率,同时对金融机构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紧缩的政策。
由于中国房地产业融资长期依赖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并且整体以较高杠杆运行,其中有些企业以高杠杆状态运行。
来势猛烈的收紧政策不仅让地产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直线下降,也同时让地产行业突然陷入流动性危机,其中杠杆过高的企业,比如恒大,就突然陷入债务危机。
而债务危机通过从高杠杆公司向低杠杆公司的传导,从地产公司向产业的上下游传导,就让地产业整体受到巨大冲击。
由于地产产业以及其上下游占到中国GDP30%左右,这种剧烈冲击自然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情绪和预期。
第五,2021年,对IT巨头的反垄断浪潮在世界上此起彼伏。
但我国无论在力度和广度上都极大地超过了美国和欧洲,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巨头的限制和惩戒是全方位的,这些措施在股价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2021年,阿里全年下跌近50%,规模远小于阿里的拼多多下跌了67%,腾讯、京东和美团都下跌了约20%;
而美国的对标企业GAFA则表现良好,谷歌、苹果、脸谱分别上涨了65%、52%和23%,亚马逊较差些,但也上涨了2.4%。
第六,教培行业在2021年经历了几十年来最彻底的重组。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培行业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基本实现了去资本化。
中国中小学教育由于高考体制带来的孩子和孩子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的零和竞争、内卷,在教育新政下是否能得到实质性的缓解还有待观察,但教培行业的上市公司在2021年基本失去了80%的投资价值,对就业和消费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七,在长远来看,“共同富裕”的强调可能是2021年对中国社会和经济意义最为深远的事件。
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是全球性的大问题,更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核心要求。
中国进一步的发展的实质是要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通过发展科技、产业升级,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
扩大中产阶级、减小贫富分化有助于提振内需,助力于这种跨越。
但由于共同富裕的尝试需要对税收、经济进行深刻的结构化调整,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还不明朗。资本市场需要时间来理解、消化这一系列的深刻调整。
以上所述的七个方面:
新冠疫情属于人与自然的博弈;
欧美发达国家的高通胀属于来自国际的压力;
其它的几个方面,比如去杠杆、房地产调控、互联网反垄断、教培行业的彻底重组、共同富裕的努力,都是中国内部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举措。
文章来源:《外国中小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gzxxjyzz.cn/zonghexinwen/2022/0209/649.html
外国中小学教育投稿 | 外国中小学教育编辑部| 外国中小学教育版面费 | 外国中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外国中小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外国中小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