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传统文化校园绽异彩(2)

来源:外国中小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23 20: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戏曲作为一项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无论是从语言表达、审美意识,还是思想价值都承载了传统文化中美好的一面,学校希望让每一生命在戏曲中遇见美

“戏曲作为一项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无论是从语言表达、审美意识,还是思想价值都承载了传统文化中美好的一面,学校希望让每一生命在戏曲中遇见美好。”瑞锦小学校长陈绍花表示,戏曲美育是一项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学校将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在戏曲文化的滋养下,传承中国精神,创新优秀文化。

赋能成长塑精神

剪刻纸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为更好地传承剪刻纸这一民俗文化,我市不少学校大力开发剪刻纸校本教材、课程及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润泽学生心灵,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走进二七区培育小学的刻纸展室、剪纸工作室,满目火红,除了师生创作的精美作品外,剪纸各派系的划分、剪纸的类型等知识展板也穿插其中。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该校以“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育人目标,保证校园里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

据悉,该校地处村镇,在这里,剪纸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民众基础。鉴于此,2009年开始,学校成立小刻刀工作室,以社团活动为基点,以校园艺术节、校内校外的各类比赛为抓手,整合原有的美术课程,每周开设一节剪纸课程,让学生逐渐了解剪纸,进而喜欢上剪纸。本着人人都是剪纸校本课程开发者这一理念,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剪纸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有的老师承担专职剪纸教学工作,有的老师与剪纸班学生一起搞创作,在教学中把剪纸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这所校园,剪纸这门校本课程,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艺术,并继承与发扬下去。

为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给新时代的中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建立民族自信心。自2009年起,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开始探索剪刻纸相关课程的实施和推广,借助全校普及性学习、社团深入化学习和科技创新性学习,不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学校广泛推进国际传播,对留学生长期开展传统剪纸、书法课程,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剪刻纸课程开发日渐完善的情况下,学校还逐步开展书法、国画课程的校内普及,把更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带进校园,惠及师生。

如今,在校的每一名高中生,包括外国留学生,通过剪刻纸课程学习,都能够充分了解、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同时,学校面向全体教职工开设 “教师剪艺社团”,带各学科老师感悟传统艺术之美,发现课堂教学之美。自剪刻纸课程开设以来,该校学子创作了数千幅优秀剪刻纸作品,多名同学在各级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组织的比赛中获得佳绩。此外,大量学生作品作为学校对外交流的礼品,代表中国文化随孔子学堂走出国门。

涵养文化强体魄

在此次入选的学校中,有几所学校紧紧围绕新时代“体教融合”理念,发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德育功能,将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深入推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的同时,为学生打造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平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报效社会的热情。

以武健身,以武扬德,以武励志,以武促学,在郑东新区圃田乡中心小学,武术作为校本课程列入课表,并每天安排全校规模的武术健身活动。同时,校内武术比赛每学期进行一次,既有班级之间的武术操、基本功等团体展示,还有队员之间的拳术、械术的个体比拼。学校还成立特色运动队,每年吸收新成员,形成了武术传统项目的梯队建设制度。而武术教材的修订,进一步填补了学校武术课程校本化的空白。

该校坐落于列子故里--圃田。当地人文历史浓厚,列子文化深入人心,学校前身就是列子学堂。为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良文化延续下去,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学校将育人目标和列子文化相结合,明确以武术作为办学特色,不断挖掘并开拓创新校本课程,形成列子国学、列子剪纸、列子武术、列子葫芦烙画等特色课程。学校先后被授予“2018年全国学校武术优秀教改单位”“河南省武术特色学校”“河南省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特色校”称号。武术传统锻造特色学校,通过武德教育、弘扬尚武精神,让学生在习武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身心得到滋养。

大课间,学生人手一根跳绳,花样迭出。人有人品,校有校品,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经过多方调研,并与老师以及学生进行多次座谈后,最终确立了花式跳绳为学校的特色品牌。2015年开始,学校在全校推广花式跳绳教学,全校3000多名师生一起学习花式跳绳。至此,大课间跳绳取代传统体操,成为学生新的锻炼方式。跳绳作为休闲活动,也成为该校最流行的游戏。

文章来源:《外国中小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gzxxjyzz.cn/zonghexinwen/2021/1123/579.html



上一篇:教育部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 学校、家长、学
下一篇:百年书信·音频丨叶圣陶:赐寄《率楼韵文选》今

外国中小学教育投稿 | 外国中小学教育编辑部| 外国中小学教育版面费 | 外国中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外国中小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外国中小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