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侠客岛】“湖畔”不再有大学

来源:外国中小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08 23:3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两天,一段视频挺受关注:工人正从刻有“湖畔大学”字样的石头上清除“大学”二字。有人问:这是干啥?不让办了吗? 新闻得连起来看。最近,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规

这两天,一段视频挺受关注:工人正从刻有“湖畔大学”字样的石头上清除“大学”二字。有人问:这是干啥?不让办了吗?

新闻得连起来看。最近,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明确提出,除经批准设立的大学、学院以及由其设立的内部机构或由其登记的组织机构外,其他组织机构不得在牌匾、广告等对外宣传以及其他各类活动中使用“大学”“学院”字样。

这事很值得说道。

子曰:“必也正名乎!”意思是,“名”很重要。

在中国,大学的称谓自带光环。以前的太学、书院,如今的大学、学院,重视教育的中国人一直尊重和推崇高等教育机构。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不知啥时起,叫“老师”的不一定是老师,叫“大学”的也不一定是大学了。这回八部门出台《意见》后,不少机构正忙着改名,可见此前“大学”之名多被滥用。

最常见的是一些企业内设培训机构、社会组织,未经批准即冒用“大学”“学院”名称,对外开展宣传、招生活动。

早在2012年,有调查机构做过统计,当时国内已建或正在筹建的本土企业“大学”多达1186家。近年来名头最响的,莫过于“要办300年”的“湖畔大学”。该机构成立于2015年,由柳传志、马云等9名企业家和学者共同发起创办,要“在未来30年,培养不超过3000名企业家”。

虽挂着“大学”之名,又有许多名人加持,但“湖畔大学”实质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属学历教育序列,大概可视作与新东方、学而思类似的培训机构,只不过进入门槛比较高(学费高昂)、培养对象比较少(企业家、创业者)罢了。

按最新文件要求,“湖畔大学”官方微信认证名称已由“湖畔大学”改为“湖畔Hupan”;机构门口石头上刻着的“湖畔大学”金字,也被工作人员用气焊抹去。

这不是孤例。同在“企业大学圈”混迹已久的“青腾大学”,近日更名为“青腾TencentX”,“混沌大学”更名为“混沌学园”,“得到大学”改称“得到高研院”。

该改的改,该关的关,整顿效果立竿见影。但话又说回来,大学、学院的设立标准是什么?该由谁来审批?

《意见》说了,大学、学院是具有特定功能和作用的法人组织,应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标准、程序,大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审批或备案,学院根据办学层次、类型、法人性质等,由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审批。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且具有一定社会认知基础、面向特定人群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的老年大学、社区学院,可以继续使用“XX老年大学”“XX社区学院”等专有名称。

可以看到,这波“给大学正名”的操作既有对现实的纠偏,也有对历史的照顾。

《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图源:新华社)

但是,正如子路当年对孔子的“正名”之说有质疑一样,有些人可能也不以为然:改个名字,能有多大作用?正世风?堵歪路?

您别说,还真可以。

孔子说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句话,曾被一些机构和骗子“反其道而行之”,拿着唬人的名头到处行骗。

每年高考完,一些媒体就会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注意分辨“野鸡大学”,不要落入陷阱。这些“野鸡大学”有个共同点,就是名字特别高大上。

比如“中国邮电大学”,和著名的北京邮电大学很像,听上去很正规、来头不小。殊不知,这是一所假大学。考生一旦报考,岂不耽误前程?

前不久,北京市民政局还依法取缔了“中国国学院大学”及下设“中国国学院大学国医药生命科学院量子医学研究院”等遍布全国的70家分支机构。

这名字看上去贼厉害,但是一查发现,不仅没在相关部门注册登记,还伪造国家部委公文和登记证书,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办活动、颁奖等方式收取费用。

有关机构被摘牌(图源:北京市民政局)

正因为自己来路不正,这些学校、组织、机构才要起个特别高大上的名字,方便唬人。

“上海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财经政法大学”“华北科技大学”“西南经济贸易大学”,以及“全国中小学教育研究学会”“全国老龄事业互助联盟”……讲真,不留个心眼儿分辨,还真容易被这些名字糊弄。

文章来源:《外国中小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gzxxjyzz.cn/zonghexinwen/2021/1208/596.html



上一篇:外国教科书里的中国什么样
下一篇:西咸新区咸阳泾华学校:我校小学部教师获得多

外国中小学教育投稿 | 外国中小学教育编辑部| 外国中小学教育版面费 | 外国中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外国中小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外国中小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